一山高_陞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陞官 (第1/10页)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爲,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yu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爲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爲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封丘作】/作者:高适

    严淮高高举起锄头在大太yAn底下一锄一锄的整地松土,挥汗如雨的他准备整好地种上庄稼,接着日日勤耕,期待风调雨顺秋天时能有好收获,这是他的盼头,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他最大的盼头就是严嵩,严骥说过「严嵩是好苗子」,严骥这样说严淮也看好自己的儿子。

    自严骥离世之後严淮就辞掉教书的工作回到介桥村,为什麽会放下笔墨回乡拿起锄头呢?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家里没男人当主心骨可真不行,让nV人抛头露面成何T统,严氏族人是重礼法的家族,族人会在背後戳他的脊梁骨,他回家就是要扛起家里的重担;其二严淮遵从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要好好栽培严嵩,希望他不负众望终有一日得取功名,鱼跃龙门光宗耀祖不在话下;退而求其次,至少考中举人,考中举人也是脸上贴金了,况且只要中举就有机会做官,学成文武艺卖予帝王家嘛,本来历朝历代的举人是不能做官的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时候改变了原本的情况,那一年应天府的首科乡试一共出了七十二位举人,这七十二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